安全管理
示范建设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安全管理  安全知识
生物基地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二)
时间:2015-03-16    浏览次数:62     

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

实验室安全知识

 

(三)其它实验室事故的防护

  1.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苯酚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

  2. 不用水时,随手关闭阀门(例子:停水开水龙头后忘关,晚上来水后漫到实验室;冷凝水的使用-水压变化)

  3.危险废物废液不准倒在水槽内,应保持水槽洁净,实验结束放水冲洗下水管(保持水槽出水通畅)

  4.离开实验室前应彻底洗手,更换实验服并及时清洗

 

实验过程中因不幸发生人身事故时,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先在实验室立刻进行应急处理,同时须根据情况立即拨打120或送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

1.1化学强腐蚀烫、烧伤事故发生后,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如被浓硫酸伤到,应先用布擦拭表面硫酸,再用水冲洗),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冲洗后可以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对眼部烫、烧伤后,立即用纯净水洗涤(不得用水直冲眼部)眼睛,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1.2化学药品(气、液、固体)引发的中毒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送医务人员治疗。也可通过排风、用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护好现场。

1.3烧伤时急救处理措施:烧着衣服时,立即浇水灭火,然后用自来水洗去烧坏的衣服,并慢慢切除或脱去没有烧坏的部分,注意避免碰伤烧伤面。至少连续冷却30分钟至2小时左右。冷却水的温度在1015为合适,最好不要低于这个温度。对不便洗涤冷却的脸及身躯等部位,可用经自来水润湿的23条毛巾包上冰片,把它敷于烧伤面上。要十分注意经常移动毛巾,以防同一部位过冷。若患者口腔疼痛时,可给其含冰块。即使是小面积烧伤,如果只冷却510分钟,则效果甚微。因此,烧伤时,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冷却。

但是,大面积烧伤时,要将其进行冷却在技术上较难处理。同时,还应考虑到有发生休克的危险坚持尽快入医院这一原则。因此,严重烧伤时,应用清洁的毛巾或被单盖上烧伤面,如果可能则一面冷却,一面立刻送医院治疗。

1.4由玻璃等东西造成的外伤,作为紧急处理,首先要止血。原则上可直接压迫损伤部位进行止血。由玻璃碎片造成的外伤,必须先除去碎片。根据伤势情况送院医务室、附近医院或打120求救。

1.5电击应急处理方法,救护人员一面注意防止自身触电,一面迅速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其方法是:切断电源;用木柄斧头切断电线;使电流流向别的回路;或者用干燥的布带、皮带,把触电者从电线上拉开。如果触电者停止呼吸或脉搏停跳时,要立刻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

 

实验室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术)非常重要,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实验人员疏忽大意造成的。必须认真对待:水、电、火、气、药品、废物(固、液、气)、微生物等一切危险因素。

切记不要不懂装懂,自以为是,随意处理大小事故!

 

五、事故案例

案例一:        

201063日下午,兰州一大学化学实验室突然传来一声猛烈的爆炸声,随后浓烟滚滚,火苗随即从烟雾中冒出。随后火势迅速蔓延,并引燃了与其相邻的仓库。爆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将装有石油醚的玻璃瓶打翻在地,里面的石油醚自燃了起来,引燃了旁边的木头柜。在场的实验人员立即开始救火,无奈火势太大,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将其扑灭。幸运的是由于撤离及时,事故并未造成工作人员伤亡。

案例二:

宁波大学一化学实验室起火。两个粗心的学生正在该实验室做实验:用电磁炉熔化石蜡。后来暂时离开了一会,就发生了火灾。

案例三:

北理工实验室设备调试中突然爆炸

 

事故反思

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安全责任事故原因:对于实验操作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遇到问题没能及时沟通,实验中形成的废物没有按规定处置,乱倒乱放等。

生物基地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docx

版权所有©2008-2017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校 《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 技术支持:苏迪科技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街280号 邮编:310018  浙ICP备0606060606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参考资料从网上搜集获得,严禁商业行为。如果涉及侵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