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
示范建设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安全管理  管理制度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时间:2015-03-05    浏览次数:172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第一条 为了有效防范突发性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及时、合理处置可能发生的实验室事故,保障师生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及正常的教学科研等活动,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消防应急处理预案

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学院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实训基地主任为本单位应急小组负责人,实训基地实验员为应急小组成员。

2报警程序:

2.1 发生的火灾较小而且可以控制时,现场人员即刻通知实训基地实验员(办公室电话:86929750)及有关指导教师,并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当预见不能有效控制火情时,立即通知学院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或保卫处(电话 86938110 ),通过电话( 119 )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同时通知实训基地及汽车数控实训基地内所有人员。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内容为:杭州下沙高教园东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实验实训楼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2.2 119火警后,在向系部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各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2.3 学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火灾报告后,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并组织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的疏散。

2.4 公安消防人员到场后,报警人员或着火房间人员及时向公安消防指挥员介绍已了解的火场情况,如火情火势、燃烧物品的类别、有无危险物品、有无人员被困等。

3应急疏散程序

3.1 接到火情通知后,实验实训教师应迅速组织学生疏散,根据起火的部位和疏散的路线,在疏散通道楼梯口安排好疏散引导成员,引导人员疏散。   

3.2 疏散方向、路线。

疏散通道:生物实验实训楼二、三、四层疏散通道为中部的主楼梯道和西侧楼梯,一层通道出口为中部大门和东头大门;各层楼道的楼梯口都设有明显的安全出口常明灯。

疏散方向:一般情况下,应按照楼道中安全出口灯所指示的方向进行单向疏散。若安全出口灯和火灾发生部位相同,则应向火灾发生部位相反方向疏散。楼内人员平时都应知晓自己所在位置及遭遇火灾时的疏散路线,了解实验楼的消防应急预案,对火灾做好准备。

3.3 火灾严重(如通道已被烟火封堵)不能按正常方向、路线撤离时的疏散途径:

一层实验室师生应立即关好走道一侧门、窗,迅速打开与外界相通的窗门跳窗逃生;

二层实验室师生立即关好走道一侧门、窗,迅速打开与外界相通的窗门等待救援或借助救生软梯、救生绳等工具下到地面,如走道东侧火情不是很严重时可以通过东侧窗门跳到外面窗台下到地面;

三层、四层实验室师生立即关好走道一侧门、窗,迅速打开与外界相通的窗门等待救援或通过中间楼梯迅速撤离到楼顶平台等待救援。

3.4疏散须知:

3.4.1 听从疏散引导人员的指挥;

3.4.2 行动迅速而不慌乱;

3.4.3 通过烟雾区域时须用湿毛巾(或湿衣服等)捂住口鼻低姿行进;

3.4.4 已疏散人员在楼外指定地点集合,未接到通知不得自动返回火灾现场。

4火灾扑救程序

4.1发生火情时

在场人员应在保护自己人身安全并能安全撤离的情况下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扑救。例如:发生有机溶剂小面积着火,可用石棉布、湿抹布覆盖火焰直至扑灭,也可使用灭火器。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周围的环境,由于灭火器喷发出来的灭火剂具有一定的压力,使用时应避免打翻其它化学试剂,防止火势变大。

4.2发生火灾时

现场人员在扑救时不要轻易打开门窗,应切断本实验室的电源、气源,移走钢瓶等压力容器。

5安全防护与救护

发生火灾时,如有人员被大火围困,应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发现火场上有人受到火势的威胁,有生命危险,都必须首先救人。如有人员受伤,护送伤员到医院救治,或拔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第三条 实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实验过程中因不幸发生人身事故时,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先在实验室立刻进行应急处理,同时须根据情况立即拨打120或送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

1化学强腐蚀烫、烧伤事故发生后,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如被浓硫酸伤到,应先用布擦拭表面硫酸,再用水冲洗),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冲洗后可以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对眼部烫、烧伤后,立即用纯净水洗涤(不得用水直冲眼部)眼睛,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2化学药品(气、液、固体)引发的中毒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送医务人员治疗。也可通过排风、用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护好现场。

3烧伤时急救处理措施:烧着衣服时,立即浇水灭火,然后用自来水洗去烧坏的衣服,并慢慢切除或脱去没有烧坏的部分,注意避免碰伤烧伤面。至少连续冷却30分钟至2小时左右。冷却水的温度在1015为合适,最好不要低于这个温度。对不便洗涤冷却的脸及身躯等部位,可用经自来水润湿的23条毛巾包上冰片,把它敷于烧伤面上。要十分注意经常移动毛巾,以防同一部位过冷。若患者口腔疼痛时,可给其含冰块。即使是小面积烧伤,如果只冷却510分钟,则效果甚微。因此,烧伤时,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冷却。

但是,大面积烧伤时,要将其进行冷却在技术上较难处理。同时,还应考虑到有发生休克的危险坚持尽快入医院这一原则。因此,严重烧伤时,应用清洁的毛巾或被单盖上烧伤面,如果可能则一面冷却,一面立刻送医院治疗。

4由玻璃等东西造成的外伤,作为紧急处理,首先要止血。原则上可直接压迫损伤部位进行止血。由玻璃碎片造成的外伤,必须先除去碎片。根据伤势情况送院医务室、附近医院或打120求救。

5电击应急处理方法,救护人员一面注意防止自身触电,一面迅速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其方法是:切断电源;用木柄斧头切断电线;使电流流向别的回路;或者用干燥的布带、皮带,把触电者从电线上拉开。如果触电者停止呼吸或脉搏停跳时,要立刻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

第四条 本预案由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负责解释。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oc

版权所有©2008-2017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校 《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 技术支持:苏迪科技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街280号 邮编:310018  浙ICP备0606060606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参考资料从网上搜集获得,严禁商业行为。如果涉及侵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立即删除。